资讯
7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女科学家分会、中国植物学会女植物学家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植物学会承办的“第十一届植物生物学女科学家学术交流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BASE合作组23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成果:首次让一个反质子在量子“自旋上”与“自旋下”状态之间持续稳定地振荡了近一分钟。这标志着首个反物质量子比特的诞生,是反物质研究领域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为更精准地比较物质与反物质的行为差异开辟了新路径。
陈景润(1933——1996年),福建福州人,系新中国第一代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原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他在逆境中坚持学术探索、在困境中追求科学真理,用一生的执着与坚守,诠释了科学精神的真谛,也彰显了中国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学术自信与使命担当。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玲玲24日在上海接受采访时展示了一组照片,一张是事件视界望远镜( EHT ...
7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党组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五轮巡视集中反馈会议,向第五轮16家被巡视单位进行集中反馈。党组副书记、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吴朝晖出席会议并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巡视整改政治责任、扎实做好第五轮巡视整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领导小组副组长孙也刚出席会议并通报了第五轮巡视发现的突出问题。党组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孙晓明 ...
7月11日至19日,“全息应用:从量子领域到大爆炸”(Holographic applications: from Quantum Realms to the Big ...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东南亚野生动物多样性研究组研究人员,近日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的澜沧江流域进行的多次鱼类生物多样性考察中,发现4种我国未曾记录的土著淡水鱼类及1种在国内从未被记录与描述的外来鱼类。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一台、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重启开放;世界上设计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也是中国第一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一期工程建设将于2025年底完成,具备验收条件,启动试运行。
活动期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与会专家发布10余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万华化学、裕龙石化等烟台市重点企业发布技术需求,专家与企业在会场务实交流研讨后,部分专家深入企业现场实地调研。活动达成了多个合作意向,取得较好成效。
7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筹备工作推进会暨2025年第三次院地筹备工作对接会在京召开。大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何宏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衔的研究团队借助创新性光遗传学技术,鉴定出3种能激活细胞天然防御系统的化合物——IBX-200、IBX-202和IBX-204。这项发表于新一期《细胞》杂志的研究显示,这些化合物或将成为对抗多种病毒的有力武器,助力广谱抗病毒药物研发 ...
会议指出,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一条重要经验。所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要带头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强化对标对表抓落实的政治自觉,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